各市州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机关单位,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海省贯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青办发〔2011〕29号),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对我省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进行了清理规范,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并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我省现有评比达标表彰项目69个。为了进一步加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的重要意义
评比达标表彰是选树典型、表彰先进的重要活动,是一项政治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于激励和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反对形式主义,厉行勤俭节约,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省要求,推进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是凝聚社会“正能量”,使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有效服务于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省委治青理政目标的有效形式。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的重要性,认真执行相关规定,确保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二、进一步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一)严格按项目规格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是指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名义表彰的项目,主办单位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承办单位为省有关部门,表彰筹备工作由承办单位办理。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是以省级部门或社会组织名义表彰的项目,主办单位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相关部门或相关社会组织。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不得超规格开展。社会组织按照《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国评组发?2012?2号)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二)实行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管理办法备案制度。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由承办单位制定表彰项目管理办法,按归口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审定后,报送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由主办单位制定表彰项目管理办法,报送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表彰项目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活动周期、评选原则、评选范围、评选条件、评选程序、表彰名额、奖励办法、经费来源、组织领导等。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主(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开展表彰活动。
(三)明确表彰奖励经费支付渠道。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表彰奖励经费在省政府奖励基金中列支,由省财政部门核拨。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所需表彰奖励经费,由项目主办单位负担。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所需表彰奖励经费自行解决。
三、严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纪律
(一)严格项目申报审批制度。根据中央关于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总量控制、撤一补一”的要求,我省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总数严格控制在75个以内。确需新增或调整的表彰项目,由主(承)办单位于每年2月底前,报送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属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按归口经省委、省政府审核后,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属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按归口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可单独审核报批。未列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地区、单位不得擅自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二)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各承办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表彰项目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应及时向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提出撤销或调整意见。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每年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表彰效果不佳的,促其整改;对2个表彰周期不开展活动的,予以撤销;对推动工作失去实际意义或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坚决予以撤销。
(三)坚持厉行节约。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本着勤俭节约、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严格控制表彰规模、表彰名额、奖励金额,简化表彰形式。省级以下表彰项目的表彰奖励标准,不得超过或等同省级表彰项目的标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禁滥发钱物、挥霍浪费等违规违纪行为。
四、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检查
(一)强化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宣传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学先进、赶先进,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竭诚奉献,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擅自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地区、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以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为由向基层、企业收费、摊派、拉赞助和向个人收取费用等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青海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69个)
青海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
2015年7月27日
附件
青海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69个)
一、省级表彰项目(17个) | ||||
序号 | 主(承)办 单位 | 项目名称 | 周期 | |
1 | 省委、省政府 (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 | 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5年 | |
2 | 省委、省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 青海省创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3年 | |
3 | 省委、省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 | 青海省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3年 | |
4 | 省委、省政府 (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青海省“三基”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3年 | |
5 | 省委、省政府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 | 青海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青海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 5年 | |
6 | 省人大 (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 全省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 | 5年 | |
7 | 省政府 (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 | 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年 | |
8 | 省政府 (省委宣传部、省文联) | 青海省文学艺术奖 | 5年 | |
9 | 省政府 (省总工会) | 青海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5年 | |
10 | 省政府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 全省节能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企业 | 3年 | |
11 | 省政府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 青海省招商引资先进集体、优秀项目和“青洽会”先进单位 | 3年 | |
12 | 省政府 (省教育厅) | 青海省中小学十杰教师、十杰校长 | 3年 | |
13 | 省政府 (省科技厅) | 青海省科学技术奖 | 1年 | |
14 | 省政府 (省林业厅) | 青海省南北山绿化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 3年 | |
15 | 省政府 (省质监局) | 青海省质量奖 | 2年 | |
16 | 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 (省委政法委) | 青海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3年 | |
17 | 省政府 (省信访局) | 青海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3年 | |
二、省级以下表彰项目(52个) | ||||
序号 | 主(承)办 单位 | 项目名称 | 周期 | |
1 | 省纪委 (省监察厅) | 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 5年 | |
2 | 省委办公厅 | 全省督查系统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 2年 | |
3 | 省委办公厅 | 全省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 2年 | |
4 | 省委办公厅 | 全省党政系统机要密码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 4年 | |
5 | 省委办公厅 | 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 4年 | |
6 | 省人大环资委 | 江河源环保世纪行“环境好新闻奖” | 2年 | |
7 | 省政协办公厅 | 全省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先进提案工作者 | 5年2次 | |
8 | 省法院 | 全省优秀法院、优秀法官、办案标兵 | 2年 | |
9 | 省法院 | 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2年 | |
10 | 省检察院 | 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杰出检察官 | 3年 | |
11 | 省检察院 | 全省检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4年 | |
12 | 省委组织部 |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 5年 | |
13 | 省委宣传部 |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5年 | |
14 | 省委宣传部 | 全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 3年 | |
15 | 省委宣传部 省记协 | 青海新闻奖 | 1年 | |
16 | 省委统战部 省工商联 | 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 5年 | |
17 | 省委政法委 | 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2年 | |
18 | 省委政法委 省综治委 | 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 4年 | |
19 | 省直工委 | 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 5年 | |
20 | 省直工委 |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 | 3年 | |
21 | 省直工委 | 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 2年 | |
22 | 省总工会 | 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十佳标兵 | 2年 | |
23 | 省总工会 | 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 3年 | |
24 | 省总工会 | 全省“安康杯”竞赛优秀单位、优秀个人 | 2年 | |
25 | 省总工会 | 全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 | 1年 | |
26 | 省总工会 | 全省模范职工之家、小家、优秀工会工作者 | 5年两次 | |
27 | 团省委 省青联 | 青海青年五四奖章 | 1年 | |
28 | 团省委 | 全省优秀共青团团员、优秀共青干部、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 | 1年 | |
29 | 团省委 省文明办 | 青海省青年文明号 | 2年 | |
30 | 团省委 | 全省青年创业奖、青年岗位能手 | 2年 | |
31 | 团省委 | 全省优秀少先队员、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集体 | 2年 | |
32 | 团省委 | 全省优秀青年志愿者 | 2年 | |
33 | 省妇联 | 全省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 | 1年 | |
34 | 省妇联 | 全省和谐文明家庭 | 1年 | |
35 | 省妇联 | 全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2年 | |
36 | 省妇联 | 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 4年 | |
37 | 省妇联 | 全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3年 | |
38 | 省发改委 | 青海省价格管理和价格调控工作先进单位 | 3年 | |
39 | 省教育厅 | 青海省优秀教师、优秀乡村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 3年 | |
40 | 省科技厅 | 青海省专利奖 | 3年 | |
41 | 省公安厅 | 全省公安机关十佳基层所队、十佳警察 | 5年 | |
42 | 省民政厅 | 双拥模范城(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 4年 | |
43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 4年 | |
44 | 省国土厅 | 青海省地质成果奖 | 3年以上 | |
45 | 省卫计委 | 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5年 | |
46 | 省审计厅 | 青海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5年 | |
47 | 省统计局 | 青海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 5年 | |
48 | 省文联 | 青海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4年 | |
49 | 省文联 | 青海《格萨尔》研究成果奖 | 3年 | |
50 | 省政府残工委 省残联 | 全省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5年 | |
51 | 省红十字会 | 全省红十字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5年 | |
52 | 省建筑业协会 | 青海省优势建筑企业、建筑工程“江河源”奖 | 2年 |